一旁的世夫人也笑:“依我看,這樁婚事倒真是天作之合。咱們家的女兒雖不是艷冠群芳,但你這般賢良淑德,正好與李言那樣的才相得益彰。況且,兩家門第相當,親上加親,長輩們也是一百個放心。”
世夫人見狀,也笑:“母親這話不假。咱們府上這般繁瑣雜事,能料理得妥帖的,也唯有明珠了。將來到了李家,那更是人人稱贊的好媳婦。”
時如閑花照,動時似游龍盤旋,姿態(tài)之,令人嘆為觀止。
陸明珠略低了,臉上微微泛起一抹紅暈,恭敬:“不過是盡些小心罷了,得老太太教誨多年,才能學得。”言語中帶著幾分謙遜,卻不卑躬屈膝,舉止之間透著貴家小特有的溫從容。
屋一派聲笑語,丫鬟婆忙忙,茶香氤氳。陸明珠抬眸看了看窗外,正值暮時節(jié),院中梨花紛飛,枝鳥兒婉轉(zhuǎn)啼鳴,宛如昭示她即將展開的新人生。那場命定的婚姻,雖充滿未知,卻也讓她的心中涌起了一絲向往和期待。
她雖不若二小般艷壓群芳,但五官端秀清麗,眉若遠山,唇似初綻的櫻花,一雙秋般的眸更是平添了幾分柔婉之意。雖不奪人心魂,卻叫人覺得舒心,恍若一汪般溫動人。
顯國公府的大觀園里,百花盛放,涼亭中卻是一片閑雅的氛圍。大小正陪著老太夫人和世夫人說話,她著月白繡云紋襦裙,腰間束著淡金蘇帶,步履間蘇輕擺,清雅中透著幾分端莊。
***
此時,陸明珠雖不言語,心中卻也波瀾起伏。自小便知,自己雖生于顯赫之家,但樣貌不過中上,遠不如二妹那般惹人注目。可如今,能得如此才俊為夫,她心中激之余,也不免有幾分忐忑。李言那樣的人,風采卓然,她自問雖有些才,是否能得上這般翩翩少年?思及此,她手中攥著的繡帕微微收緊,指尖有些冰涼。
陸明珠自幼便隨老太夫人和母親世夫人崔氏邊學習料理家事,早已習得一手好本事。她坐于老太夫人側,柔聲:“昨兒府中賬房送來本月開支簿,我瞧了些,倒覺得今年上京的米價似有波動,府上大廚房的采買不如提早好打算,以免臨時倉促。”話音雖輕,卻不卑不亢,顯一副從容穩(wěn)重的氣度。
聽得“李家”二字,陸明珠臉上的紅暈愈發(fā)了幾分,低不語,卻用繡帕掩唇輕笑,似羞非羞。眾人見了,更加喜。老太夫人笑:“咱們家這門親事,當真是天賜的福氣。晉國公家的六公,那可是上京少有的才俊啊!家世自是不用說,那般模樣、才學,也是上京一等一的挑。李言那孩,小時候便跟著太傅讀書,十三四歲就寫得一手好文章,現(xiàn)才十九,便中了士,可真是后生可畏。”
如今,彎彎已穿至此間十五載,剛剛及笄,形越發(fā)修長婀娜。她行走時如柳擺風中,言語間更添幾分少女的柔與韻致,膚白勝雪,兩團似的山峰,不大不小正好一手掌握,上如雪地里的櫻花,粉紅小巧,俏可。這樣一位天姿國、才卓絕的佳人,自然是眾人傾慕的對象。
老太夫人聞言,大笑:“你這丫,莫不是擔心嫁去李家受委屈不成?李家乃是書香世家,太傅和大長公主更是極開明之人,六公那樣的,豈會待你不好?如今這樁親事,全京城不知有多少人紅著呢。”
且說顯國公府里還有一位大小陸明珠,她隨不如二小陸明月傾國傾城,但也是位清秀佳人,再如珠如玉地養(yǎng)著,也是頗有姿的。陸明珠不以長相名,而以賢德為世人耳聞。陸明珠頗有事的才能,跟隨在老太夫人和母親世夫人崔氏邊學習如何料理家事、人往來,可以說是上京貴婦人人都想要的好媳婦。
老太夫人說話間,中竟有些欣之。想起這位未來孫女婿,連她這般久經(jīng)世故之人都免不得心生喜。便是陸明珠,聽得這番贊,也忍不住低聲:“祖母夸得雖多,但我聽人說,六公也極隨和,并不因家世才學便驕矜傲,倒是讓我松了氣。”
老太夫人聞言,中笑,慈祥地拍拍她的手背,贊:“真是我的好孫女,這等事你還能想到,倒是比許多當家的婦人還些。”